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02年3月,苏州市26人食用猪内脏后发病,经检测是瘦肉精所致。2003年10月,辽阳市62人瘦肉精中毒。2004年3月,佛山市近百名群众中毒,罪魁祸首依然是瘦肉精。2009年2月,广州市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共67人发病,当时有7人留院观察。针对全国出现的瘦肉精中毒事件,农业部、工商总局等五部委提出要专门严厉打击以瘦肉精为添加剂的行为,并强调盐酸克伦特罗等是严重危害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的“毒品”。
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王志祥介绍,在医学上,瘦肉精非指某一种特定的药物,而是一类药物,在中国,通常是指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简称β兴奋剂),相类似的药物还有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硫酸特布他林等。当该类药物以超过治疗剂量510倍的用量用于家畜饲养时,能显著提高家畜胴体的瘦肉率、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曾被用作牛、羊、禽、猪等畜禽的促生长剂、饲料添加剂。国内外的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常见的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则可能导致染色体基变,诱发恶性肿瘤。
f然而瘦肉精作为一种舶来品,早在大规模引进中国之前,已在国外出现过大面积的中毒事故,并被多个国家禁止。当时中国的专家却忽视这一重要信息,反而踊跃引进。1987年,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的佟建明翻译了同年刊于美国饲料杂志上的《使猪多长瘦肉的新营养分配剂》的论文,发表在《中国畜牧兽医》上,该文有对“瘦肉精”β兴奋剂的介绍。1988年,四川饲料所的金明昌也摘译了类似文章发在《中国畜牧兽医》上,介绍将人工合成的β肾上腺素兴奋剂,如盐酸克伦特罗和塞曼特罗添加到牛、羊、猪和家禽饲料中可提高动物蛋白质含量。我国家畜生理学奠基人、南京农大(当时名为南京农学院)教授韩正康在八十年代末开始研究盐酸克伦特罗对猪、鸡、鸭和兔的影响,成为农业部的七五重点课题之一。当时东北农业大学也加入了这一“热门研究”。动物营养学界普遍认为瘦肉精最早是由前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许梓荣教授传播出去。对此许梓荣教授解释道,那时国家正力倡培育瘦肉型猪,“我们也不宜和政府唱反调。如果在论文中介绍了副作用,我们(的论文)也发不了,所以我们有一些顾忌”。实际上,在许梓荣拿到了相关课题之时,他已经知道美国禁用了β兴奋剂,却并未向国内透露美国禁用一事,该相关课题的论文还获得了奖项。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