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文件,版权追溯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第一节
本节复习脉络: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对应学生用书第30页识记基础梳理读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能量来源1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B地面辐射。2.两大环节1地面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2大气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3.两大地理意义1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知识拓展教师备用资料1.辐射逆温发生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间或黎明,地面不断向外放出辐射能量而冷却,近地面的空气也随之降温。越靠近地面,所受影响越大,降温幅度越大,而离地面越远降温幅度越小,进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逆温现象。这种辐射逆温的厚度一般在几十米到几百米,
1
f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以冬季最强。日出后,逆温层逐渐消失。辐射逆温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如下图所示:
2.阳伞效应原理悬浮在大气中的烟尘,一方面将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使地面接收的太阳能减少;另一方面吸湿性的微尘又作为凝结核,促使周围水汽在它上面凝结,导致低云、雾增多。这种现象类似于遮阳伞,因而称“阳伞效应”。理解要点突破1.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因素1大气成分: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等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对大气逆辐射作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就是温室气体对大气受热过程影响的典型表现。2天气状况:主要是大气中云层、尘埃对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的影响。昼、夜云量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很大,可用下表比较。作用对象保温作用削弱作用地面辐射太阳辐射集中表现时段夜间白天作用过程大气逆辐射反射等
3地面状况: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状况的差异影响大气受热过程,进而影响气温状况。水面、裸地、植被、冰雪等差异不仅直接影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而且影响地面辐射释放的持续度。地形起伏、地势高低通过影响大气层的厚度来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方面分析。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