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前言
《中国造》这部青春励志电视剧带我们走进了当代创业大学生的真实生活,体会到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他们不是沉浸在悠闲自在生活中的天之骄子,而是一群凭借智力和创新精神的白手起家并敢于挑战自我的新青年。这部电视剧的一度走红与现实的就业状况不无关系,它的出现是社会和国家相关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让我们不得不追溯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条件。一、研究背景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赖于涌现出的许许多多下海经商的创业者,创业活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现象也不仅仅存在于社会企业家的群体中,大学生创业越来越普遍,同时已经日益受到社会和学校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与重视。著名的创业专家EdwardBlackwell2004①指出,启动一个新的事业机会就好比走入一个热带丛林去寻宝。从建国初期到1982年的“统包统分”阶段,即大学毕业生由国家包分配、包当干部,这种分配制度在当时的国情下为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经济体制逐渐从计划经济过渡到了市场经济,“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出现了弊端,不利于高校毕业生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的活力与动
f力,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从1993年开始,教育部直属院校开始试行改革,实现了从开始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发展至现今的“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的转变。然而,由于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于人才的需要也发生了变化,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了短暂的结构性困难。而且,自从1999年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2010年6月2日,第三方教育咨询研究机构麦可思发布2010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指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6,比2008届856高1个百分点,但仍比2007届875低09个百分点。自主创业也成为大学生的谋生选择之一。二、问题的提出
创业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创业意识及其支配和产生的创业活动对于个人乃至民族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创业属于积极的就业形式,创业过程不仅是大学生自己创造就业机会的过程也是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需求的过程。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上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一个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有较强的自主意识,蕴含着巨大的创业潜力,最有可能成为创业型人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