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编制说明一、定义:1、安全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而制定的,操作者必须遵守的操作活动规则。它是根据企业的生产性质、机器设备的特点和技术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及群众经验制定出的安全操作守则。2、是企业建立安全制度的基本文件,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处理伤亡事故的一种依据。3、安全操作规程是员工操作机器设备、调整仪器仪表和其它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守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安全操作规程是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门。操作规程规定了操作过程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设施或者环境应该处于什么状态,是员工安全操作的行为规范。二、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
1、安全操作规程编制的依据(1)现行的国家、行为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安全规程等。(2)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工作原理资料,以及设计、制造资料。(3)曾经出现过的危险、事故案例及与本项操作有关的其他不安全因素。(4)作业环境条件、工作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等。2、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搜集以上相关资料后,就可以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写了。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应该简练、易懂、易记。条目的先后顺序力求与操作顺序一致。安全操作规程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操作前的准备,包括:操作前做哪些检查,机器设备和环境应该处
于什么状态,应做哪些调查,准备哪些工具等等。(2)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要求,应该和禁止穿戴的防护用品种类,以及
如何穿戴等。(3)操作的先后顺序、方式。(4)操作过程中机器设备的状态,如:手柄、开关所处的位置等。(5)操作过程需要进行哪些测试和调整,如何进行。(6)操作人员所处的位置和操作时的规范姿势。(7)操作过程中有哪些必须禁止的行为。(8)一些特殊要求。(9)异常情况如何处理。(10)其他要求。3、编写方法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要考虑岗位有哪些危险和有害因素并全部罗列出来,以此为编写依据,有针对性地不准操作工人去接触这些危险部位和有害因素,防止产生不良后果。例如:开车时不准或禁止用手去触摸某运动件,以防轧伤手指。又如上班前必须戴好防护口罩,以防发生苯中毒。从两例看去,以做什么时,应该或不应该那么去做,否则就有危险来告戒工人,条理清楚,警告有力。(2)要考虑各岗位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而滋生新的不安全问题。机器在运转中可能产生罗丝松动、轴与轴承磨损现象,引起机件走动,引发间接事故。罗丝松动和轴与轴承磨损有时与装配质量有关,因此要求工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