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常见病防治
郑瑞峰201510
一、主要传染病
1、羊三病防治羊三病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微生物所致,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
猝狙。羊三病均为急性传染病,往往没有临床症状就发生死亡。从病理变化看,羊
快疫主要是天然孔出血,尸体腐败迅速,消化道炎症有出血斑,肠腹腔有积液。羊肠毒血症主要病变在消化道,小肠充满气体,粘膜出血,突出病变为肾脏软化。羊猝狙主要在消化道和循环系统胸膜腔和心包大量积液。
防治:对病程长的可用青霉素或黄胺类药物治疗。常发的,每年发病季节前注射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三联苗。对发病的羊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死羊妥善处理,圈舍和环境彻底消毒。
2、羊痘防治
病原为羊痘病毒,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症状:体温41——42C,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咳嗽寒战,眼帘红肿,眼结膜和鼻腔粘膜充血,无毛部皮肤上发生绿豆大红色斑疹,以眼、唇、鼻处、生殖器、乳房、尾下和腿内侧为常见,两三天后疹块增大,全身症状加重,随病程延长,疱内化脓,逐渐被吸收而干缩,结痂脱落,并遗留疤痕。治疗:(1)痊愈血清皮下注射有一定的疗效,大羊10-20毫升,小羊5-10毫升。(2)局部病灶可用01高锰酸钾水洗涤后,涂紫药水或碘甘油。(3)抗菌药物对本病无效,但可防止并发症。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不从疫区购羊及羊类产品,常发地区每年用羊痘氢氧化铝菌苗或鸡胚化弱毒冻干苗作50倍生理盐水稀释,不论大小羊一律内服或尾根部皮下注射05毫升,封锁发病羊群,对污染场地用消毒液消毒。
3、羊布氏杆菌病
主要症状为母羊流产,多发于孕后3—4个月,严重的流产率达50-90%,乳房硬结,滑膜囊发炎,公羊睾丸发炎,临床上该病无治疗价值。
预防:采用羊布氏杆菌型,2号弱毒苗05毫升,肌肉注射或按每只羊200亿菌体饮水服用。免疫期绵羊为15年。
4、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
由丝状枝原体山羊亚种引起的山羊特有的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有报道,小尾寒羊的易感性也很高,往往造成大批死亡。
症状:该病以发热、咳嗽、浆液性和纤维蛋白渗出性肺炎以及胸膜炎为特征,3岁以下的山羊易患。
治疗:选用新胂凡钠明(九一四)5月龄以下羊01015克,5月龄以上羊
f02025克,溶于盐水静脉注射,亦可用土霉素或氯霉素内服。预防: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进羊,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苗
接种,6月龄以下肌肉注射3毫升,6月龄以上5毫升,对病菌污染的环境、用具等应进行消毒处理。
5、羔羊拉稀病的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