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世纪的英国自然风景园虽然与中国古典园林一样崇尚自然,但两者在造园艺术手法上差异明显,即西方是写实的,中国是写意的。古典园林无论中西、无论是强调师法自然,还是高于自然,其实质都是对“自然”的艺术处理,不同之处,仅在于艺术处理的内容、手法和侧重点,而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不同的国家的哲学和自然审美观的影响。二、对空间理解的差异
在空间处理上,中国古典造园“命意在空不在实”,显现的是活泼、动态、散点透视的空间。中国园林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之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它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进行融合和扩展,利用借景手法把观赏者的目光引向园林之外的景观,从而突破了有限的空间限定,达到无限的空间领域。而西方古典园林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交代清晰、明确、肯定,其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层次鲜明、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空间大小不在于适应自然环境和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而是着重于强调以建筑实体营造所需的气氛。它多运用数学和几何学原理来处理空间的形式,从而产生主次分明、均衡、明确的空间形态。三、功能比较
在中国传统的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一直都拒绝功利主义的倾向。虽然园林建设有休息和娱乐的目的,但由于中国文人的休息和娱乐越来越走向纯精神功能的非功利倾向,中国园林设计的目标也变得越来越飘渺和意味深长。中国的美学理论在整体上一直就缺乏一种对“偷悦感”和“利益”之间联系的合理认识,追求物质享受的思想长期受到鄙视。因此中国园林的功能一直以来都是少数文人和精神自我满足的场所,物质功能从未成为中国园林的重要功能。相反,英国人很快就注意到把花园变成实用的场所,美丽的花园同时也是公
f众会聚的场所,瓜果、蔬菜和花卉的生产基地,牛羊的牧场等,这种把物质功能与审美偷悦相结合的思想,把英国园林艺术推上了一个更加健康的方向,并为传统的风景园林艺术插上了科学、民主的翅膀。与中国园林相比,英国园林的服务对象更广阔,也更具开放性和公众性。四、造园要素的差异
4.1植物树木、花卉中国古典园林作为自然山水园,师法自然、善于从大自然中创造植物景观,即使是在面积很小的园林中也能创造出“咫尺山林”的意境。植物配置重视“意”文化内涵与“匠”技术含量的结合,花木的选择与使用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并注重季相与花期的变化。孤植以观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