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培
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6.A由于酒、奶等食品中的某些成分在高温下易被破坏,不易采取高温灭菌法,虽然巴氏消毒法
不能杀灭芽孢等耐高温细菌,但由于奶、酒等的污染并不严重,巴氏消毒法还是能达到消毒要求的。7.C①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②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④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而不是打开皿盖;⑥等待平板冷却5~10mi
,将平板倒过来放,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改正后的①~⑥步骤为倒平板的具体操作。8.D接种过程中要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灭
菌,冷却后沾取少许稀泥浆,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否则用未冷却的接种环沾取稀泥浆会杀灭菌种。9.A不同物理形态的培养基其作用不一样,固体培养基用于菌种的分离、鉴定、菌落计数、菌种
保藏等;液体培养基可用于获得大量菌体。10.C11.A每克样品中的活菌数=80÷01×6。1012.A纤维素酶属于复合酶,至少包含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其中C1酶和Cx酶使
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13.B14.C反刍动物的瘤胃中缺氧,其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最可能是异养厌氧型。要把纤维素分解菌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就要选择使纤维素分解菌能生存,但其他微生物不能
生存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其选择条件是以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碳源,在该培养基上,只有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能够生存,其他微生物因不能利用纤维素而不能生存。15.D纤维素分解菌是异养型微生物,其碳源为有机物,如纤维素等。硝化细菌是自养型微生物,
其碳源物质为CO2,因此A错误;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需加入维生素做生长因子,才能正常生长,因此B错误;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过高会导致微生物不能从培养基中吸水,将出现失水过多而死亡的现象,对生长不利,因此C错误。16.B17C
18.选择培养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A所用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以便于下一步的稀释操作。19.D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尿素,所以氮源为尿素;而这种微生物为异养生物,所以其碳源为含碳有机物葡萄糖。20.D本题考查的知识有:①各种微生物的代谢类型,②微生物所需的能源、碳源和氮源的不同。
解答此题时应明确:硝化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酵母菌属于真菌,衣藻属于真核生物。微生物所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