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泄8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第八章地下水系7.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统108.在水文学中常用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衡10三、判断题第十章孔隙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水112.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第十一章裂隙3.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工水11业矿水。(√)第十二章岩溶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1
f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7.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均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8.降水、蒸发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9.蒸发是指在100℃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10.蒸发速度或强度与饱和差成正比。(√)四、简答题1.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哪三个时期?1856年以前的萌芽时期,1856年至本世纪中叶的奠基时期,本世纪中叶至今的发展时期。2.水文地质学已形成了若干分支学科,属于基础性的学科分支有哪些?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区域水文地质学。3.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区别?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H2O分子态水的是转换,通常更替较快;地质循环发生于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与合成,转换速度缓慢。4.简述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及其基本循环过程?水文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地表水、包气带水及饱水带中浅层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而变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圈。水汽随风飘移,在适宜条件下形成降水。落到陆地的降水,部分汇聚于江河湖沼形成地表水,部分渗入地下,部分滞留于包气带中,其余部分渗入饱水带岩石空隙之中,成为地下水。地表水与地下水有的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圈,有的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返回海洋。5.大循环与小循环的区别?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为大循环。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