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地理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两小儿辩日》中有这样的描述,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据此,回答第1题。1文中描述的现象可以解释为
A日出时看太阳较大,是因为地球在近日点附近B正午是看太阳较小,是因为太阳光被大气吸收C日出时气温较低,是因为地面辐射较弱D正午时气温较高,是因为太阳活动强烈
北京时间2015时间9月3日上午10时,几年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正式开始,许多媒体进行了现场直播报到。据此,回答第2、3题。2阅兵式开始时
A东半球均为白昼B大洋洲部分地区已是4时C伦敦正值深夜D东经60正值日出时刻3中国空军飞行编队“米毫不差”通过天安门广场,主要采用了ARS技术BGPS技术CGPRS技术DGIS技术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变化。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进行划分的。读图1,回答第46题。4图中A立春我国各地正午的日影朝北B立夏北半球各地日出方向为东南C立秋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D立冬南极大陆仍有部分地区处于极夜5从秋分到冬至期间A地球公转速度渐慢B亚马孙河流量渐小C非洲草原逐渐枯萎D亚洲高压逐渐增强6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雨水前后,江淮地区出现连续性降水,称为梅雨
fB处暑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最热时期C霜降前后,冷空气活动逐渐增多,北方降温明显D大雪前后,云贵高原多发生寒潮,降雪量达最大图2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地市区和郊区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第7、8题。
7图中
A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市区和郊区间气压差逐渐减小Ba代表市区近地面的气压状况
C近地面b地的温度高于a地
D气流运动方向为b→a→c→d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市区气流上升的根本原因是垂直方向上存在气压差异
B市区和郊区之间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C市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易导致城市产生“热岛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