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膜污染也在加剧。近20年来,我
国的农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目前普遍使用的农膜不易分解,留在土壤中100年也不会烂掉。因此,农膜残片积留在农田中对环境造成了危害。主要影响农作物根系的伸展、影响土壤结构、影响正常灌溉。
2农业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
N、P和泥沙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其迁移转化规律和形成机理是进行模拟、评价、监测和治理的理论基础。面源污染实质上是一个扩散过程,农业面源污染最终对水体的影响就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氮施入土体中,NH4N呈球形扩散,而NO3N主要以质流方式迁移。磷的流失以吸附态为主,大多数土壤可溶态磷随土壤侵蚀、径流、排水、渗漏等过程进行迁移,农业流域磷污染迁移传输方式包括表面径流传输过程和土壤中流传输过程。泥沙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物之一,其迁移过程主要是随地表径流而流失。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物中的氮磷元素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伴随着泥沙的流失而进入水体的,因此研究泥沙运移规律,对进行泥沙沉降和控制面源污染物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
对于面源污染的控制,目前普遍认为由美国环保署USEPA提出的“最佳管理措施”是值得采用的。最佳管理措施是指任何能够减少或预防水资源污染的方法、措施或操作程序,现已提出并应用的有人工湿地、植被过滤带、草地缓冲带、岸边缓冲区、免耕少耕法、综合病虫害防治、灌溉水的生态化、生物废弃物的再利用、防护林、地下水位控制等方法和措施3。31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前置库技术311前置库技术原理
前置库组成结构图见图1:
2
f(1)沉降带:利用现有的沟渠,加以适当改造,并种植芦苇等大型水生植物,对引入处理系统的地表径流中的颗粒物、泥沙等进行拦截、沉淀处理。
(2)强化净化系统:浅水生态净化区类似于砾石床的人工湿地生态处理系统。首先沉降带出水以潜流方式进入砾石和植物根系组成的具有渗水能力的基质层,污染物质在过滤、沉淀、吸附等物理作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硝化反硝化作用以及植物吸收等多种形式的净化作用下被高效降解,再进入挺水植物区域,进一步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对入库径流进行深度处理。深水强化净化区利用具有高效净化作用的易沉藻类、具有固定化脱氮除磷微生物的漂浮床、以及其他高效人工强化净化技术进一步去除N、P、有机污染物等,库区可结合污染物净化进行适度水产养殖。
(3)导流与回用系统:在降暴雨时,为防止前置库系统暴溢,把初期雨水引入前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