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如何做好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社会上流行的一条规律:孩子如果品德不好,根源在家庭、表现在学校、危害在社会。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完成学生良好品德形成这一艰巨的任务。那么,在这样一种德育网络下,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真正取得小学生德育的最佳效果呢?我认为:从细节入手,随时关照他们在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细节,并通过各种细节,引导他们对道德现象进行切身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其行为的优化,应该成为小学生德育的最佳途径。一、家庭德育中的细节关照
家庭担负着传授基本的文化知识、培养起码的道德品质、指导日常行为规范等责任。因此,家庭是学生德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天然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德育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进行着的,它对孩子德育的细节关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上进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觉的得到良好的熏陶。首先,家庭德育需要家长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生活空间”,让孩子生活在一个爱的家庭环境里。如果一个家庭能够与邻里和睦相处,家庭内部关系和谐,夫妻相敬如宾、尊老爱幼,其乐融融,那么,他们的孩子就一定能够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享受来自各方面的温暖,并通过感受家长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爱,学会爱别人、爱家庭、爱社会。孩子考试失败了,父母热情地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努力
f的方向,教会他(她)怎样去面对挫折与失败,战胜困难,这时,他(她)一定会觉得父母的爱的伟大,从而更加努力地去学习,这比你去打他骂他效果要好得多。同时,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也迫切需要家长给他们营造一个“快乐的成长环境”。一个家庭,爸爸整天沉迷于麻将、洒色,妈妈天天泡在歌舞厅,长期以来,家里要么是没人,孩子回家冷冷清清,要么是麻将声声,孩子有什么要求,拿钱说话,这种家庭环境一定会给孩子带来一种无形的影响力,从而学会贪玩、胸无大志。而淳厚、朴实、正派的家风能够使家庭洋溢着和睦、温馨、慈爱的气氛,使子女得到良好的道德尤其是家庭美德的浸染,比如家长健康的心理、上进的工作精神、积极的生活态度等都能够使他们得到快乐的心理感受,从而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其二,家长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表率。真实的德育应该是“静悄悄”的,它融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家庭劳动、学习和家人共同活动之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就体现在这样一种不声不响的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