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养老产业背景分析据统计,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43亿,超过了总人口的11%。
据预测,203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2.48亿,2050年将达4.37亿,届时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达到总人口的31.2%,也就是说每3到4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个是老年人。
联合国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我国在90年代末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07年底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53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16。(1)老年人口基数大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53亿,是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亚洲老年人口的1/2。(2)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
到2045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30。该过程发达国家用了100年。(3)高龄化趋势明显
目前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约占全国老年总人口的97,而且每年增加47。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养老问题是事关公平与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不立即着手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无法集中高效使用有限的社会优质劳动力资源,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1)历史欠帐较多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没有完成养老积累,这个包袱留到了现在。(2)“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10000美元,我国目前尚不足3000美元,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3)家庭养老负担加重
生育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直接导致家庭供养资源减少,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成倍增长。“421”模式将成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主流家庭模式。(4)目前养老方式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单纯以进入养老院的养老方式无法满足现实的养老需求,中国的主流养老模式应为社区居家养老。
养老产业的政策解读我国政府已开始高度重视养老问题,养老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篇就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继而强调要以“基本养老”为重点,“促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