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应参照产品说明书中的技术参数提供。
表2网络设备间供配电系统的技术要求
项目
A级
B级
C级
供电电源
两个电源供电推荐两个电源供
单电源供电

不间断电源系统1X冗余(X1~
1

配置
N)
不间断电源系统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电池备用时间
16照明、防尘和防雷等其他要求
161设备间工作区的照明不应低于300lx,建议安置应急照明设备或安全
出口灯。
162网络设备间日常应处于闭合状态,必要时可安装防尘设备。
2综合布线
21建筑物内水平缆线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从槽盒、托盘引出至信息插座,可采用金属导管敷设;
2)吊顶内宜采用金属托盘、槽盒的方式敷设;
3)吊顶或地板下线缆引入至办公家具桌面宜采用垂直槽盒方式及利用家具
内管槽敷设;
4)墙体内应采用导管方式敷设;
5)大开间地面布放缆线时,根据环境宜选用架空地板下或网络地板内的托
盘、槽盒方式敷设。
22干线子系统垂直通道宜选用穿楼板电缆孔、导管或桥架、电缆竖井三种
方式敷设。
23建筑群之间的线缆宜采用地下管道或电缆沟方式敷设。
24明敷线缆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线卡沿墙体、顶棚、建筑物构件表面或家具上直接敷设,固定间距
不宜大于1m。
2)线缆不应直接敷设于建筑物的顶棚内、顶棚抹灰层、墙体保温层及装饰
板内。
3)明敷线缆与其他管线交叉贴邻时,应按防护要求采取保护隔离措施。
4)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时,应采用钢管保护。
23应使用超五类及以上线缆,按照EIATIA568A(B)规范连接。
24每个房间都应敷设信息点,10的房间至少1个信息点,会议室、报告
厅及20以上房间建议敷设3个信息点,学生宿舍建议按人数敷设信息点。
25线缆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应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
的挤压和损伤。
f26配线架周围应留有适当的空间,方便线路调整和维护。27配线架应根据用途标注不同的色标,色标应清晰、便于区分,色标规则应保持一致。28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标签上应写明线缆编号和对端网络设备属性。标签书写应清晰、工整和正确。29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标签的寿命应与线缆的设计寿命保持一致。
3项目验收31技术资料311竣工图纸;312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及开箱检验记录;313系统中文检测报告及中文检测记录;314工程变更记录及工程洽商记录;315随工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316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签证;32验收标准321系统工程安装质量检查,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被检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