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阻塞的进程数目。6.每执行一次V原语,信号量的数值S加1。如果①,Q进程继续执行;如果S<0,则从对应的②队列中移出一个进程R,该进程状态变为③。【答案】①S>0,②等待,③就绪【解析】执行一次V原语,意味着释放一个单位的资源。因此,描述为SS+1。S0当时,表示信号量请求队列中仍然有因请求该资源而被阻塞的进程。因此,应将信号量对应的阻塞队列中的第一个进程唤醒,使之转至就绪队列。7.利用信号量实现进程的①,应为临界区设置一个信号量mutex。其初值为②,表示该资源尚未使用,临界区应置于③和④原语之间。
1
f【答案】①互斥,②1,③P(mutex),④V(mutex)【解析】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对临界资源实施操作的那段程序称为临界区。对于具有临界区问题的并发进程,它们之间必须互斥,以保证不同时进入临界区。利用信号量和PV原语能方便地解决临界区问题。mutex为互斥公用信号量,初值为1,临界区的代码被置于P(mutex)、V(mutex)原语之间时,任何欲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在公用信号量mutex上执行P原语,在完成对临界资源的访问后再执行V原语。由于mutex初值为1,当第一个进程执行P原语后减为0,表示临界资源空闲,可分配给该进程使之进入临界区,在第一个进程没有退出临界区之前,若此时第二个进程想进入临界区,也应先执行P原语。而结果是mutex变为负值,就意味着临界资源已被占用,因此,第二个进程被阻塞。直到第一个进程执行V原语,释放该临界资源mutex到0后,方可唤醒第二个进程,使之进入临界区,待它完成对临界资源的访问后,又执行V原语,使mutex恢复到初始值。8.在多道环境下,由于进程的并发执行,一段程序为多个进程①时,要求在执行的过程中,该段程序的指令和数据不能被②,这样的程序段称为③。【答案】①共享,②修改,③纯过程(或共享程序段)【解析】在多道环境下,常常有许多于程序和应用程序是被多个用户所共用的,为了充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把这些共享的程序和数据在内存只保留一个副本,这就要求这些程序和数据不能被修改。二、单项选择题1.在非剥夺调度方式下,运行进程执行V原语之后,其状态。(A)不变(B)要变(C)可能要变(D)可能不变【答案】(A)【解析】进程的调度方式有两种;剥夺和非剥夺方式。在剥夺方式下,一旦有优先级高于当前执行进程优先级的进程存在时,便立即发生进程调度,转让处理机。而非剥夺方式是即使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