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建设宣传)“四严、明”(严明政治、组织、经济工作和群众工作纪律)“八抓好”、(抓好教育、源头、拓展、制度、监督、查处、落实和促进)和“八纳入”(把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市场监管、GSP认证、重大事项、重大经费开支、人事任免及“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纳入监督),着力打造“阳光食药监”,确保了食品、药品、队伍和经济安全。四是规范执法行为,依法行政能力切实提高。依法立案查处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案件26起,结案26起。其中,药品违法案件21起,结案21起;医疗器械违法案件5起,结案5起。没收药品货值金额96315元。(二)加强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加强
f基本建设管理,严格固定资产管理,做到帐帐、帐实、帐表相符,确保了固定资产安全;加强公文管理,提高公文质量;加强信息宣传和培训工作,信息被国家、省、市级媒体分别采用4条、2条、17条,《宣传》专栏刊载食品安全相关知识12篇,自办工作简报39期;培训药品、医疗器械从业人员48人次。(三)深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保证公众饮食安全。一是夯实食品安全工作基础,着力优化综合监管大环境。认真落实省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了全县2008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和全县食品安全工作联席暨业务培训会议,与13个乡镇、9个部门签订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保证食品安全工作经费5万元,落实考核奖22万元;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组建整合到位,做到乡镇食品、药品协管员、产品质量信息员“三员合一”;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定了食品安全工作、专项整治工作、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等工作方案,整合食品安全监管资源工作、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建立了农村红白喜事宴请管理、食品安全联合执法、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完善了食品安全协管员管理制度和暂行办法;建立健全监管网络,调整充实了食药安委及其办公室,乡级聘请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员,村级聘请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员,初步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落实抓”的工作格局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强化宣传与培训,《宣传》开辟食品药品安全宣传专栏,每周1期,刊载食品安全相关知识12篇,自办工作简报稿件12期;培训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及乡镇政府食品安全分管领导、专(兼)职人员59人次,培训餐饮业业主、中小学校长及食品卫生管理员、学校食堂承包经营者297人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