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分析(包括已有研究或实践基础)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普遍“费时较多,收效较低”,以致出现所花时间和代价与教学效果不平衡的问题。问题集中在英语教学发展失衡、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上依然较多地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师资不足、投入不够等方面。针对以往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种种弊端,为了切实做到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人才标准相衔接,从2005年以来,我院多次对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进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改革与实践,概括起来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6年3月至2008年6月课内选取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材,将大学英语课程分为读写与听说课程,共开设6学时周。着重加强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课外,建立英语口语陪练制度,每周每班进行4课时量的英语口语培训。同时加强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大力开展英语演讲比赛等各类竞赛以及丰富的英语角等活动。考核方式采取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第二阶段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查与论证,在全面深入的研究《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我院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的基础上,为真正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及特色,我院2008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正式启动并逐步实施。
4
f(1)制定《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2008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大学英语课程沿用课内及课外两大模块,课内每周安排16课时,其中读写课程6课时,写作2课时,听力2课时,口语6课时。课外分为词汇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听力训练四大部分,制定阅读档案袋制度和写作档案袋制度,定期安排测试及汇总,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及状态。(2)制定《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2008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考核方案》,学生大学英语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外训练当中的词汇训练、阅读档案袋、写作档案袋、听力训练等四部分平时测试成绩按比例计算得出。该考核体系侧重于形成性评估,对学生进一步加强英语学习起到了持续的促进和激励作用。本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效显著:(1)参加本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学生,在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中成绩较之往届有较大提高,参加各项英语相关赛事的参赛成绩也较往期有了质的飞跃。(2)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同时,全体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