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合肥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空间范围主要为合肥区域;时间范围从2008年至2015年。
一、合肥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合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不断提高,在全省的领军地位初步显现,正在成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极;但总量偏小、比重较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比较薄弱。2007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823亿元,在GDP中所占比重为434,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为966。
f文化产业的支柱行业比较集中,但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出版印刷发行、文化用品设备制造和广播影视三大支柱产业体量较大。出版发行行业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广播影视行业上升为新的支柱行业。网络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行业发展较快。但内容生产的水平和产品的创意含量,以及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整体不足;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演艺,以及创作、策划、设计等内容生产总量偏小,文化产业的核心层低位运行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创新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发展较慢,文化产业价值增值链和产业生态存在严重缺失。
民营文化经济发展迅速,已经形成若干有一定实力的文化企业,文化市场主体日渐成熟;但行业自治意识迫切需要提高,行业合作互助机制亟需完善,缺少有系统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项目。市属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产业意识不强,集团化发展和产业整合尚未启动。
合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良好,但文化资源的优势与文化经济的低位运行、文化经营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的现状形成强烈反差,文化创新能力和发展优势明显不足,文化发展潜力没有激活,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产业经营能力亟待提升。
f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广阔的文化消费潜在市场,但培育文明健康的文化消费行为任务艰巨;面向省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