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年和119年两次历尽艰险出使西域。”导入,联系课外搜集的资料向学生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贡献。(4)事情: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双方交换礼物。(5)连成一两句话说一说。3、默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想象: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并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1)隆重。①找出有关句子:◇“将军其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列队欢迎!将军发出命令。’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出夹道欢迎的阵式。乐队奏起军乐,人群一片欢腾。”②想象当时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③有感情地朗读第37自然段。(2)热情。①找出有关句子:课文第812自然段。②朗读这几个自然段。③说说当时双方为什么表现得这么热情?◇因为这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因为双方交换了许多批次没有见过的东西,很高兴◇因为他们把东西方连接起来了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812自然段。4、说说“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1)朗读:“从那以后,一队对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2)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
f四、延伸“丝绸之路”1、学完了课文《丝绸之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想说的写下来。2、想想:现在的我们能为“丝绸之路”做些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调查小报告或者搜集资料做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介绍。
3
教学目标
白杨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课前准备白杨、戈壁滩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1、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
f2、看插图,认识白杨树。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通读课文:①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②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3、检查自学情况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标点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错的:清晰;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