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GIS中,地理数据的显示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而指定投影方式,但当所显示的地图与国家基本地图系列的比例尺一致时,一般采用国家基本系列地图所用的投影。1:10万的土地利用图,选高斯克里格地图投影
f4空间坐标变换的方法1空间直角坐标的转换2投影解析转换3数值拟合转换(多项式拟合变换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标准及其分幅编号。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
1:1000000地图编号采用国际1:1000000地图编号标准。从赤道起算,每纬差4°为一行,至88°,南北半球各分为22横列,依次编号A、B、V;由精度180°西向东每6°一列,全球60列,以160表示,如海南所在1:100万图在第5行,第49列,其编号为E49;北京为J50
图幅编号“横行字母-纵列数字”
图219地
第三章空间数据模型1空间实体一般具有哪些主要的特征?空间特征:表示实体的空间位置或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空间特征又称定位特征或几何特征,一般用坐标数据表示。属性特征:表示实体的特征。如名称、分类、质量特征和数量特征等。时间特征:描述实体随时间的变化,其变化的周期有超短周期的、短期的、中期的和长期的。空间关系特征:描述地理实体间的关系,空间关系包括拓扑关系、顺序关系和度量关系等
f2何为空间关系?空间关系在描述空间实体特征中的意义何在?空间关系是指地理空间实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1)拓扑空间关系:用来描述实体间的相邻、连通、包含和相交等关系;(2)顺序空间关系:用于描述实体在地理空间上的排列顺序,如实体之间前后、上下、左右和东、南、西、北等方位关系;(3)度量空间关系:用于描述空间实体之间的距离远近等关系。
3空间数据的概念模型有哪些类型?试分析他们的应用特点?对象模型:也称作要素模型。一般适合于对具有明确边界的地理现象进行抽象建模,如道路、地块的征税和使用权等方面的建模。场模型:也称作域(field)模型,用于具有连续空间变化趋势的现象,如海拔、温度、土壤变化,以及现状不定的现象,例如火灾、洪水和危险物泄漏,应采用边界不固定的场模型进行建模。网络模型:描述不连续的地理现象,需要考虑通过路径相互连接多个地理现象之间的连通情况。如公路、铁路、通讯线路、管道、自然界中的物质流、物量流和信息流等,都可以表示成相应的点之间的连线,由此构成现实世界中多种多样的地理网络。
4试分析GIS的几种主要的逻辑数据模型各自的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