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木兰诗
导学目标1能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理清故事的基本脉络。2结合诗句对诗文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丰富诗歌故事的情节,了解和掌握诗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3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表现方法。4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导学重难点重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难点:1学习材料详略的安排。2学习北朝乐府民歌语言精炼、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特点。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导学1填空。《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人名)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的女英雄形象。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可汗(kè)(há
)机杼(zhù)军帖(tiě)燕山(yā
)朔气(shuò)金柝(tuò)红妆(zhuā
g)胡骑(jì)傍地走(bà
g)3.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4.翻译句子(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在集市上到处去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这些物品。(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每间房子都要打开房门进去看一看,坐一坐。(3)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对着窗边镜子梳理美丽的鬓发,贴上好看的花黄。(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沙场,像飞一样地越过一座座山,一道道关。(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冰冷的铠甲上。(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雄兔的脚时时动弹,雌兔的眼睛常常眯着(7)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两只兔子放在地上走,谁能辨别我是雄还是雌呢?二、课堂学习研讨
1
f1.品读探究: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②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2.说说下面句子的修辞及作用。(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复沓,写母女对话,既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的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