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第31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考纲明细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群落的演替Ⅰ3实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4实验: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板块一知识自主梳理一、群落的概念及特征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强调该区域中全部生物,包括全部植物、动物、微生物。2.特征: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
4.种间关系1种间关系类型①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例:狼和兔、鹰和鼠。②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例:牛和羊、农作物和杂草。③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例:蛔虫与人,噬菌体和细菌。④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例:大豆和根瘤菌。2生物种间关系的分析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f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f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二、群落的空间结构1.概念:指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2.类型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f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三、群落的演替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f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四、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土壤小动物的作用: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2.取样:取样器取样。3.采集:诱虫器利用小动物避光避热特点,吸虫器。4.观察和分类可借助放大镜、实体显微镜观察,借助动物图鉴分类。5.统计和分析: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统计。
◆深入思考1.群落中物种多少与群落的稳定性有何关系?提示群落结构的形成是不同物种的有机结合,一般而言,物种越多,群落的种间关系越复杂,群落的稳定性越强。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f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2.在一个水族箱中生活着两种原生动物且A捕食B,二者间用一屏障隔开,经一段时间养殖使二者均达到最大值,倘若在此时撤掉屏障,请推测两种群的变化趋势。
提示屏障撤掉后,很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由于种群A捕食种群B,种群B的数量减少,而种群A的数量增加。但随着种群B的数量减少,种群A因食物来源减少而出现数量减少,种群B的数量又会出现一定的增加。这样,假设水族箱中资源和其他条件较稳定,种群A和种群B将出现此消彼长的相对稳定情况。
◆自查诊断1.同一物种之间的大鱼吃小鱼不叫捕食,而是种内斗争,捕食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答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