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记录。(四)、经济独立意识淡薄据调查,高达656的被访同学的主要生活资金基本来源于父母,说明了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暂时不具备独立的经济来源。只有344的同学通过打工和勤工助学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但同时我们了解到其中有近5的同学每月打工收入超过300元,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741的同学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打工或者奖助学金)满足自己的日常开销,这是当代大学生渴求自身经济独立的强烈愿望的体现,但迫于各种原因,只有344的同学将之付诸实践。(五)、理财能力有待提高不少同学表示自己不善于理财或者根本就没有理财的观念,对于生活费没有什么安排,表示“想用就用,没有数码安排”,对自己月开销数目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反正就是这样花,不够了就向家里要。”比较少(仅占93)的同学会每个月给自己攒点钱,以备不时之需。但大概40的同学没有预算或者消费计划,情况堪忧。(六)、追求品牌时尚、个性潮流在这次的调查中“五大件”的拥有率非常高,有848的同学有MP3或者MP4,手机拥有率更是高达914,此外近四成的学生有电子词典(基本是用于外语学习)。电脑拥有率为285,其中高年级学生电脑拥有率高于此数字。另外被大家视作奢侈品的CD、PSP游戏机以及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数码一族也成为不少学生的追求。通过计算,同时拥有MP3、手机、电脑三件的比例为221。此外愿意在外在形象(服装、化妆、发型)上支出较多的同学比例较高(322),另外据了解女生在发型上的开支比较高,周末学校附近的理发店发型设计生意可谓是客源充足。(七)、消费结构不合理、合理消费意识不足调查结果显示在消费习惯方面很多同学都不太合理。男女生偏重也有所不同部分女生爱逛街购物伙食费用低于男同学,而且有很多都是见好就买从来不考虑价格;而部分男生则在上网以及恋爱方面投入了大量花费沉醉在网络与爱情的沼泽中无法自拔并且男生还在送礼方面特别突出。更为让人痛心的是大多
f数同学在学习上大花费可属少之又少。在调查中,月消费主要项目在交通、通讯方面占477,主要集中在购物上的占464,而用于学习的消费只占285。70的同学每学期用于书籍的费用小于150元,也就是说,除了学期初用于购买课本的费用之外,大多数同学基本没有在书籍上的消费。据了解,平常时买报纸、杂志等也多用于娱乐,真正意义上在学业上的开支甚少。二、成因浅析(一)、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消费观的负面影响(二)、高校教育对学生消费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