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线产品经理的工作感想
只是个人的工作心得和所思所想,信马由缰一通,做产品的人能大致看得懂就行了。没啥铺垫的,直入正题,一块块来:先上一张图
需求文档看不看当你辛辛苦苦写出来一堆需求文档,跟UED的同学定好交互、视觉、重构满以为技术会认真对待,但是你会发现,技术同学基本不会看你准备的一堆东西,基本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开发,当开发不下去,第一时间也不是看文档,而是看测试用例,或者直接跟产品沟通基本文档只是QA同学对着写用例。
f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对于技术不按照文档开发,是比较着急上火的,经历一段时间后,发现重点就好了。产品的本质是保证产品核心功能的质量,保障用户体验,用户端和商户端的功能不能含糊运营后台、客服后台之类的,保障功能完整和业务流畅的基础上,可以给技术适当的自由发挥就算是前台页面,多听听技术的意见,让技术同学参与进来开发过程中,保持沟通,对于技术提出的问题,最快速度的响应。什么样的需求要写文档对于功能性、涉及业务流转,状态切换,边界条件灰常多的需求,流程图、交互、PRD一个都不能少对于非功能性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的部分,文档可以不准备,准备好原型图,然后在上面标注出重点,交付的时候讲清楚。todolist与优先级产品在迭代过程中,不断有新的需求,不断有需求被完成,通过list来管理这些需求,整理的过程也是对产品思考的过程,不停问自己,这个需求用户是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必要,以及是否必要现在就做list的好处就是,可以尽量多的记录所有需求,虽然有些天生就是被砍的命,但是list一堆需要完成的事情,对整个项目组都会有紧迫感一句话讲清楚每个需求,标明优先级,负责人,对应的开发,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完成状态,让项目组所有人包括老板,都知道我们现在有多少事情在做,已完成来多少,接下来做什么。需求永远做不完,对于优先级安排,平时工作中最常用的就是四象限法,重要又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根据项目实际来做判断。需求会议2014年都是一周一次迭代,每周都会有下次迭代的需求会议,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需求评审,产品驱动的公司,基本就是需求讲解,交付,以及相关时间点确认需求准备要充分在需求会议上,面对技术和QA,甚至老大们的挑战,这是正常的,他们会问为啥要这么做,为啥不那么做,甚至直接对你的需求提出挑战:这个东西不靠谱,不可能拍桌子打板凳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唯一避免发生的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