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些特殊句子不能把所有的修饰语都删掉。如“我班同学陈玉梅的妈妈原来就是我的邻居王叔叔的妹妹”应该缩写成“陈玉梅的妈妈是王叔叔的妹妹”,如果缩写成“妈妈是妹妹”就成了笑话了。3保留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结构、语气或情感。如“平静的水面霎时漾起了一圈圈波纹”可以缩写成“水面漾起了波纹”,“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缩写成“他想睡吗”。3.扩写四步骤1画一画,弄清扩什么内容,在什么位置扩写。2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3连一连,扩写后的句子搭配是否恰当。4检一检,是否保留了原句的主干,是否通顺,内容是否统一等。4.常见的易混淆的修辞手法分析1比喻和比喻义比喻义往往是由修辞的比喻用法渐渐固定下来而形成的。比喻义跟修辞上的比喻不同,比喻义是通过打比方的用法产生出来的新义;而比喻是临时使用的,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这个意义就不存在了。2借喻与借代借喻的本质是“喻”,虽然它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隐含着可比的对象即本体。而借代的本质是“代”,是以事物的某种特征来代指本体,并没有可比对象。借喻是因为“喻”,一般可以补进“本体”和“喻”词,借代则没有可比物,无法这样补进。借喻一般可以对未出现的本体起描写作用,其代用的词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起描写作用。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现了“××像××”的比喻句,后文直接使用喻体,这就成了借代了。3排比和对偶排比和对偶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排比必须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构成,而对偶仅限于上下两句。排比在字数上无严格要求,只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即可,而对偶则要求字数相等或相近,且结构完全相同;排比的各项多有相同的词语做提挈词语,而对偶的上下句一般忌用相同的词语宽对不那么严格;排比一般只表示相近或相关的意思,而对偶则表达相对、相反或相连的意思。4排比和反复从语言单位的数量上看: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构成,而反复只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复部分即可。从语言单位的文字看:排比语句之间有时只有个别字相同,但反复须是语句中所有字相同。排比着眼于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近、语气一致,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的重复。排比的修辞作用是增强气势,反复的修辞作用是强调。5设问和反问设问和反问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设问句有回答或提醒读者思考,往往在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