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的人口的比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
程度的指标。
总人口率参率=劳动力×100%
总人口
年龄(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100%
该年龄(性别)人口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劳
动力供给弹性。
△S△WEs
SW
供给无弹性Es=0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供给有无限弹性Es→∞工资率给定,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单位供给弹性Es=1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变动的百分比相同。供给富有弹性Es>1劳动力变动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供给缺乏弹性Es<1劳动力变动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㈡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2、妇女劳动参与率上升。3、老年人口劳动率下降。4、25~55岁男性劳动参与率保持较高程度,没有什么变化。男性成年人是稳定的高水
平劳动力供给主体,在家庭经济内部的分工中处于最优先就业的位置。㈢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经济周期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2
f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
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与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两种假说的前提观点是相同的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
反应性。无论是否处于就业或非就业状态,总停留在劳动力市场中。
附加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的时候,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男
性成年人)处于失业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收入,二级劳动力(中年妇女)走
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因此,二级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
二级劳动参与率提高。
悲观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下降。
二、劳动力需求
劳动力需求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劳动力需求的派生性真实、具体、有效的社会消费需求→社会生产→对劳动要素的
需求→单位从事产品或劳务的生产并完成销售→得到利润↑
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存在着如下关系:工资率上升,劳
动需求减少,工资率下降,劳动需求增加。
需求无弹性:Ed=0
△D△WED
DW
需求无限弹性:Ed→∞
单位需求弹性:Ed=1
需求富有弹性:Ed>1
需求缺乏弹性:Ed<1
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㈠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当把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