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下方含过剩空气的气流相遇,使不完全燃烧产物得到完全燃烧。这个区域即为上部煅烧带。在此区域内其气流方向与物料流动方向相反,逆流煅烧时,石灰石处于分解初期需要吸收大量热量所以一般不会产生过烧现象。(4)下部燃烧室为完全燃烧,下燃烧室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分成两股:一股经中部煅烧带、上部煅烧带流向窑顶与来自上燃烧室的不完全燃烧气体相遇:另一股气流在下燃烧室喷射器的作用下往下走,形成并流煅烧带。并流煅烧是套筒窑整个煅烧工艺的关键,石灰最终在这个区域内烧成。高温烟气经料层煅烧石灰,然后从下内筒底部均布的循环气体入口处进入下内筒:冷却空气从底部吸入窑内,被高温石灰预热后与高温烟气一起从下内筒入口处进入下内筒内。两股气流混合后称为循环气体,温度一般为800900℃。循环气体经下内筒入口→下内筒顶部斗喷射器→下燃烧室料层→下内筒入口,如此循环往复。内套筒分上下两个,上内筒悬挂在窑的顶部,下内筒位于整个竖窑的中下部位。上下内筒均为锅炉钢板卷制,共有两层,两层之间形成环隙,环隙内通空气强制冷却,内筒的内外两侧均砌耐火材料,耐火材料主要是镁铝尖晶石砖、高纯莫来石、高铝砖、粘土砖、高密度粘土砖等,根据砌筑部位的工作条件的不同分别选用。在并流煅烧区随着物料向下流动,石灰石表面逐渐形成了CaO
f外壳,其吸热性也变差,但恰好此时较贫化的燃料和空气发生接触燃烧。热量供给较温和,因此不会使CaO外壳过烧,又能使生芯继续分解。通过以上设计,窑内压力、气流及温度在环形截面及整个石灰石料层中得到了均衡分布,保证了石灰石焙烧的均匀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降低了产品单耗,与传统石灰窑相比,设备对原料的适应性也更强。4套筒窑常见问题分析及改进41套筒窑燃烧室区域炉壳经常出现红热问题套筒石灰窑在投产初期三个月内大多数套筒窑燃烧室筒体上半圆及周边炉壳区域开始就慢的出现高温妒壳发红等现象不仅影响了窑整体外观形象而且使得窑体的热损失进一步提高。对套筒窑的生产和维护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1)原因分析由于该部位耐材内衬设计均为小砖,客观上造成砖小缝多施工控制困难的特点二同时在环形区域隔热砖型设计上没有设计“刀口砖”而是沿用传统的方砖,导致施工过程中三角缝较大;再加上炉壳区域没有设计喷涂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耐材受热膨胀后部分缝隙膨胀后造成串风发红现象。(2)改进方案a燃烧室高温炉壳区域增加一层喷涂,喷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