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沙区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栽培技术
孙得祥
(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甘肃民勤733300)摘要:从种子采收、种子处理、接种技术、病虫鼠害防治、采挖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民勤沙区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栽培技术。关键词:肉苁蓉;梭梭人工栽培;民勤沙区中图分类号:S793文献标识码:doi103969jiss
1006096020100100?
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
chedeserticoloYCMa)的干燥全草,别名苁蓉、大芸、察干高要(蒙语),主要寄生在荒漠植物梭梭和红柳的根部,肉质茎肥厚,所以称其为肉苁蓉1。它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燥通肠等功效,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补肾中药。我国内蒙西部为主产区的荒漠天然肉苁蓉,为中药肉苁蓉正品,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由《中国药典》收藏,有“沙漠人参”之美誉2。肉苁蓉为多年生,根部全寄生草本植物,苁蓉本身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依靠吸盘在寄主根部吸收养分而生存,寄生在红柳上的叫管花肉苁蓉,寄生在梭梭上的称荒漠肉苁蓉,后者品质略胜一筹1。肉苁蓉茎肉质,圆柱状或下部稍扁,高40160厘米,具鳞片状叶,45月出土,56月开花,花黄色,花序穗状,管状钟形;种子67月成熟,果褐色,蒴果,椭圆形,种子多数微小;种皮上有一层果胶质,可保持种仁水分,适于在干旱环境生长3。肉苁蓉无自养独立根系,在自然条件下,肉苁蓉种子需要接受寄主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刺激才能萌4发。肉苁蓉种子发育一是要有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二是寄主梭梭新生毛细根尖正巧延伸到肉苁蓉中脐部,释放某种化学激活素,刺激种胚分裂,发生寄生关系,很快发育成肉苁蓉。肉苁蓉生长特性与寄主有关,生长适宜温度为68℃,土壤含水量为318,含盐呈1535,喜干旱少雨气候,抗逆性强,耐干旱。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地处民勤干旱荒漠区,目前人工梭梭林保存面积16万hm26,为了推动肉苁蓉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石羊河林场从2004年开始研究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栽培技术,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示范,其栽培技术逐步完善,现根据多年指导生产的实践,对民勤沙区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种子采收
肉苁蓉种子在6月中旬至7月初成熟。选择单株健壮,无病虫害的肉苁蓉作为采种母株,可借助棉球等进行人工异花授粉,授粉1周后种子开始发育,4周后成熟,可持续约20d。为防止早熟种子脱落,在整株花朵完全授粉后,要经常注意观察,待80以上的种子变褐变硬时开始采收。用尼龙布袋、特制布袋或高密度编织袋罩在果穗上,套住苁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