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大众媒介娱乐偶像变迁下的大众审美价值偏差
作者:李帅帅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10期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从建国以来,伴随着大众媒介偶像人物变化,大众审美价值的偏差问题。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近来发生的2005年超级女生王贝整容致死的事件的简单回顾,同时引入相关的问题。第二部分,分四个时期,对建国至今大众媒介下的娱乐偶像人物特征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从大众媒介角度入手,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大众媒介;娱乐偶像;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27301
一、“王贝事件”简单回顾
2010年11月15日,2005年超级女声王贝,在武汉中整形医院做整容手术时,意外身亡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王贝事件”之所以能够引起这样的轰动效应,一方面是因为王贝是曾的“超女”,另一方面是王贝因整容而死。王贝之所以会选择整容,直接原因是她对自己的外在形象不满意。这背后隐藏着对审美价值的判断。大众审美价值从建国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媒介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
二、各个历史时期大众媒介娱乐偶像人物及其特征分析
中国历史上每个时期的娱乐偶像人物都是大众审美的集中体现。从建国初期一直到今天,每一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娱乐偶像。本文把从建国至今的这段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过渡重建时期(1949年1966年):绝少娱乐偶像祟拜阶段。这一时期,由于政治原因,政府对公众的偶像进行了引导。偶像人物包括劳动模范,如焦裕禄、王进喜等,也包括战斗英雄,如,杨靖宇、董存瑞等。当时所弘扬的是一种广泛的奉献精神,是与那个时代所契合的。这一时期报纸,广播等大众媒介对偶像的塑造,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第二阶段,“文革”时期(1966年1976年):无娱乐偶像祟拜阶段。这一时期,政治高度集权,大众思想极其匮乏。崇拜集中表现为对少数政治领袖的崇拜,如对毛主席的崇拜。报纸广播等大众媒介在偶像塑造方面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二十年(1979年1999年):娱乐偶像崇拜盛行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人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偶像崇拜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这一时期偶像崇拜主要集中于港台娱乐明星。在偶像塑造方面,报纸、电视、广播同时发挥作用,其中后者的作用尤其明显。
第四个阶段,新世纪的前十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