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的事情是一种收获。我是学工科的,我今天演讲的主题,选了李白的《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实前面还有两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我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创业,从93大学本科毕业到现在,12年来怎么走过来的,跌跌撞撞,非常契合。其实我也和在座的大家一起,我自己不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聪明和有智慧的人。我在89年考大学,我是班上第10名,只高出重点分数线1分。我隔壁班的同学现在是你们浙大的老师,他当时是第一名呀,他高考的分数刚好比我高出100分。我当时89年的时候,看学校的介绍,叫电子科技大学,这个大学1956年成立的,在四川成都,我也不知道成都在什么地方,我看它地处天府之国应该挺好玩的,我不想在浙江读大学,就填了志愿电子科技大学,没想到第一批就收到录取通知书了。其实我填的专业的也是很被动的,坦白地讲我在中学的并不是一个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我在读初中的时候,我们所在的中学从来没人考上过大学,好在我在高中考上了奉化一中,我在奉化一中的第一学期,全班54个人,我的成绩倒数第6名,还被老师痛骂一顿,说你们这6个人拖了班上后腿,我印象非常深刻。后来我的成绩慢慢上升,考大学的时候最好,上升到班里的第10名。我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很喜欢电脑,我在高中时候就在苹果电脑上写游戏,我自学完了BASIC语言。我很想选计算机专业,我父母说什么专业都可以选,计算机不要选,因为计算机对人体有害,你每天坐在电脑前就像照X光。这个说法不是没道理的,因为当年计算机显象管的辐射的非常大的,对健康多少是有影响的。所以,我就填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通讯专业,我被分到了全校最小的系微波通讯,一个系只有30个人。我有个同乡说,你们这个系历来是最难分配的,而且分配之后的地方也非常不好,通常要跑到山沟沟里去,因为微波和卫星通讯都是在边远的农村。所以我在大学四年的时候,挺郁闷的,认为自己的专业不好。我那时经常跑图书馆去看计算机方面的书,还到计算机系里坐到后面去蹭课旁听。我觉得我在大学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方法,我可以坦诚地对同学们说,我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在我后来的工作里基本上就从来没有用到过。我经常在上课的时候看另外专业的书,每次到考试前我只要把书翻出来,复习一个星期就足够了。我在97年开始搞互联网的时候,没有几个人能教你互联网是什么,关于互联网的书还非常少,我印象中TCPIP的书还要请别人吃饭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