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
都匀市王司镇教育辅导站廖正富
让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并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法定要求,也是培养未来合格公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在“两基”迎“国检”工作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学生辍学,以确保“两基”顺利通过国家督导检查这一任务是摆在我们面前较为严峻的问题。为探索导致中小学生辍学的根本原因,寻求控制学生辍学的有效而可行的办法,笔者对部分学生(主要是已经辍学的学生)及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走访,对有关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有:一.学生学习基础差,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而辍学是农村中小学生辍学是辍学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投入的力度,但作为边远贫困乡镇,办学条件仍不足,特别是师资水平也参差不齐,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中小学不再允许学生留级,不管成绩好、差,全部升入初中,少部分智力发育迟缓的学困生在启蒙教育阶段基础知识没有打好就逐年升级,造成恶性循环。据统计,在近几年的小学毕业会考中,我镇2006届小学毕业学生语文、数学两科总成绩在100分以下占42,2007届小学毕业学生语文、数学两科总成绩在100分以下占33,2008届小学毕业学生语文、数学两科总成绩在100分以下占43,而且不乏语文、数学两科总成绩在30分以下的学生。这些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学科增多,知识难度加深,他们无法接受新课程,对学习丧失了信心和兴趣,从而产生了畏学、厌学情绪,部分学生便因此而辍学。如我镇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辍学生中因畏学、厌学而辍学12人,占115。二.家长思想观念滞后,不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在边远贫困地区,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体制,由于受经济等条件的限
1
f制而未得到较好的贯彻和落实,滋生了读书无用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对其落后的经济现状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农民需要的是短、平、快的投入和回报。而现行的统编教材偏重于抽象的书本理论知识,实用性不强。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一定程度上还是应试教育占上风,素质教育成效不大。学生在初中三年所学的知识在农村生产生活中实用性不大,起不到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作用。二是国家有关政策与贫困地区人们的就业观念之间的矛盾。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的毕业分配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农村贫困地区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