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4
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
本项目在大肠癌高发区浙江嘉善、海宁开展大肠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筛查对象为40-74岁的当地居民(包括40和74岁)。采用危险因素数学模型评估问卷调查及粪便潜血(FOBT)检测做为初筛,结肠镜检查作为进一步检查的筛查方案进行大肠癌筛查。所有病变的诊断及转归的判定以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以早诊率,死亡率为最终评价指标进行筛查效果的评价,同时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以对大肠癌的筛查方案作一全面评价,并进一步完善筛查方案,提高早诊率,降低死亡率。具体筛查人数:浙江嘉善6000人浙江海宁6000人,连续筛查3年,累计筛查人次共计36000。一、人群的选择(一)队列的建立本项目是以人群为基础的早诊早治工作,要求项目开展前就要明确筛查人群以及对照人群。建议从当地公安机关户籍部门获得目标人群、对照人群的总人口并建立数据库,并随之开展项目覆盖县(区,乡)全人群的全死因监测。在全死因监测的基础上,重点做好肿瘤发病及死亡登记,肿瘤的发病及死亡登记质量按照《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各项标准进行。(二)筛查人群的选择在参加筛查的2个地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各选取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区(乡)和街道作为目标人群。筛查对象为4074岁的当地常住居民(入选条件:无其他严重疾病,自愿参加并且能接受检查者)。一般4074岁居民约占该地区总人口的32左右,按人群参与率70计算,该筛查应覆盖人群数为26800人。两地区筛查覆盖人群合计53600人(估算过程见图1)。
34
f图1筛查覆盖人群样本估算流程图
6000
1.拟接受初筛对象数(危险因素数学模型评估FOBT)
按人群70的依从性估计8600
2.拟动员初筛对象数
按4074岁居民年龄别构成比为32计算268003.每个地区项目拟最终覆盖人群数
2个地区536004.两个地区项目总覆盖人群数
(三)对照人群的选择对该地区全人口进行以肿瘤发病及死亡登记为主的全死因监测,以便最终评价筛查的绩效。同时在各筛查点分别选择一与筛查人数相当的对照区人群,以死亡率为最终评价指标与筛查区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筛查效果。对照人群的各种情况(饮食习惯、社会经济状况等)应尽可能与目标人群一致。对照人群应该与干预人群同时开展基线调查和危险因素的监测。对照人群中的基本信息(包括人群的基本特征以及常见危险因素等)见附件49,健康知识调查见附件43。对照人群的选取可按镇或街道进行整群抽样。对照人群和目标人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