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怒斥督军。B.高堂隆选贤举能,深受皇帝赞赏。做陈留太守时,见犊民酉牧有品行,就推举他做计曹掾,明帝用加官来表彰高堂隆。C.高堂隆重视礼义,劝谏皇帝修德。面对崇华殿火灾,他认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劝皇帝要修行礼义与品德,以战胜灾祸。D.高堂隆心系苍生,反对大兴土木。明帝大肆修筑宫殿,各种劳役频繁,他上疏劝谏皇帝更应体恤民力,重视农业生产。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是以帝耕以劝农,后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也。(2)臣百疾所钟,气力稍微,辄自舆出,归还里舍。(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春思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注】①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②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③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④元戎窦车骑:元戎,犹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④③②①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丈夫早日得胜归家的盼望。B.诗中的女主人公住在宁静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靡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戍守在荒凉的边疆,顿生愤懑之情。C.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fD.为了寄托思念,抒发离情别恨,女主人公为夫君织一幅锦字回文诗,“笑独眠”用拟人手法,楼上花枝也含笑而眠。E.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15.诗歌首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李白在《蜀道难》结尾处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长叹,让我们似乎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叹息。(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名句描写了“沙场秋点兵”的豪壮气势。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