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2016级德育升学班期末考试试题(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
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0分、每题2分)1、接触一个人,给人留下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的是()A、个人礼仪B、交往礼仪C、职业礼仪D、公共礼仪2、“一个人可以犯几个可以改正的错误,但不能有失礼的行为。”这句话用于求职过程,他告诫我们()A、求职应聘过程中,要重视求职礼仪B、技能突出就可以求职成功C、求职应聘过程中要做到大胆和开朗D、求职应聘时有错就改3是企业形象的最好代言()A、广告宣传B、员工的良好形象C、企业的良好管理D、低廉的企业产品价格4、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A、爱国爱企、明礼诚信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C、爱岗敬业、诚实守信D、遵纪守法、诚实信用5、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为人民服务B、顾客是上帝C、集体主义D、公私兼顾6、恪守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是()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奉献社会7、慎独是人们提升职业道德境界的重要途径。要做到慎独,关键是()A、要有坚定的道德信念B、要在“隐”和“微”上
下功夫C、要做到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一样D、要理解慎独的内涵8、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A、习惯和法律B、道德和法律C、风俗和法律D、习惯和法律9、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A、服务大局B、公平正义C、依法治国D、党的领导10、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有大有小,由于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较小,所以被称为()A、犯罪行为B、一般违法行为C、严重违法行为D、不良行为11、我国于199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了(),自实施以来在预防未成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罚》12、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A、12B、24C、48D、813、犯罪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它的本质特征是()A、行为的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应受刑罚处罚性D、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14、我国1986年通过的(),曾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人权宣言”,是我国调整民事关系的主要规范性法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