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谈周口篇和平语评:和平语评:解中破难
易经云:“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先哲就从大地复苏、万物萌生中,对“解”有了很深的感悟。大千世界,矛盾无时不有,困惑时常显现,前进的道路一定会有无数的荆棘和坎坷。只有志存高远,上下求索,善解人生之真谛,求解进取之要领,破解转变之难关,生命的境界才会升华,改革的力度才可强化,发展的步伐才能加大。“解”就是打开思想和观念转变的“总闸门”,开动脑筋,积极作为,突破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症结和瓶颈;“解”就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条分缕析,切中要害,有理有节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考验,纷繁复杂,“剪不断、理还乱”,唯有迎难而上,才能迎刃而解。“解”需要在困难中奋起的勇气,需要在困厄中苦战的决心,更需要在困境中“各个击破”的耐力和智慧。让头脑“解围”,就要勇于放下包袱、轻装前进,真正“解”出新思维、新眼光、新境界;给工作“解困”,就该学会“解剖麻雀”,遵循规律,真正“解”出新思路、新方法、新作风;为民生“解忧”,就应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真正“解”出新责任、新情感、新生活。一个全国典型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发展任重道远,压力可想而知。在艰难前行中,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如何统筹协调,内外兼顾?又如何解中破难,力求作为呢?相信“周道”的《破难解缚求作为》一文,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1
f破难解缚求作为□周道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扬帆起航,对我们的一场“大考”随即而至。省委书记卢展工鲜明地提出四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对于周口而言,这四道难题正是我们念兹在兹的重大课题。(二)从客观上看,周口长期被“多”困扰:人多,占全省110,尤其是农民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全省的16,转移就业压力大;农产品多,粮、棉、油占全省总产量的17、13、14,比较效益低,群众增收难。周口一直被“少”掣肘:人均耕地少,保护基本农田责任重;自然资源少,119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没有一块自然生成的矿石,产业发展的先天条件不足。周口多年受“低”束缚: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低,人均财力低,仅及全省平均水平的13;工业化率、城镇化率低,统筹城乡发展、富民强市难度大。从主观上讲,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一些干部小农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