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个、医院1个、单位食堂1个、居民2户、食品制售或商场店1个。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2监测时间
每年2月、4月10月、12月进行监测全年共监测9次。
3监测方法
按照《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国家标准GBT237952009采用粘蟑纸法进行监测。
1粘蟑纸法。
器具胶面规格为170mm×100mm。
操作步骤监测时在粘蟑纸中央放置2g新鲜面包屑作为诱
f饵将其放置于蜚蠊经常栖息活动的地点如冰箱下、柜厨下、管道间、门后、垃圾桶旁、下水道口等区域每15平方米房间放1张不足15平方米的单独房间按15平方米计算大于15平方米房间按15平方米为1间折算粘蟑纸放置12h晚放晨收。记录捕获蜚蠊种类及数量计算蜚蠊粘捕率、侵害率、密度、密度指数。监测时不得选择一周内药物处理过的场所作监测点每次监测时粘蟑纸必须更新。
密度计算。
a粘捕率粘捕到蜚蠊的粘蟑纸数张有效粘蟑纸数张
b侵害率监测到蜚蠊的房间数间监测总房间数间
c密度粘捕到蜚蠊数只有效粘蟑纸数张
d密度指数粘捕到蜚蠊数只粘捕到蜚蠊的粘蟑纸数张。
2每个餐馆和每户居民分别布放5张粘蟑纸每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医院、单位食堂、食品制售或商场店各布放10张粘蟑纸每次监测共在6类场所布放60张粘蟑纸。监测点及布放粘蟑纸位置相对固定。
三蝇类密度监测
1监测场所及数量创卫要求
1室外公厕1个、垃圾中转站1个、居民一楼楼道2个。
2室内餐馆2个、农贸市场1个、单位食堂1个。
f3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监测场所及数量密度消长调查要求
随机选择农贸集市1处、餐饮外环境2处、绿化带1块和居民区1个。各个监测点相对固定。
2监测时间
每年59月进行监测全年共监测5次。创卫要求
每年411月进行监测每月中旬监测一次全年共监测8次。密度消长调查要求
3监测方法
1室外采用目测法。记录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内外环境以及居民一楼楼道中视野范围内存在的成蝇数。密度单位为“成蝇数视野”。
密度消长调查要求
室外采用笼诱法。每处放1个诱蝇笼诱蝇笼规格为锥形芯圆形诱蝇笼笼高40cm直径25cm圆锥形芯高35cm顶口直径2cm每个捕蝇笼诱饵盘内放置50g红糖、50ml食醋及50ml水或者按照监测目的采用其他诱饵。诱饵盘与捕蝇笼下沿的间隙应不大于20mm。监测时间为上午9点到下午3点。将捕获蝇类麻醉后分类、计数同时记录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气候数据。
密度计算
捕蝇总数只投放捕蝇笼数笼×监测时间h
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