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侨光中学林小静
本专题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的重大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其中,本课的课标要求为: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包括两部分,其一介绍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地位;其二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学情分析: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稍有涉及,有所了解,但未必有深刻的体会。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温故知新,对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较深的理解,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尝试着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老子,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了解儒家和道家的形成,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地位。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知道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模拟孔子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和价值;通过对崔英杰案的思考和1987年美国国情咨文引用老子话语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家的智慧并从中汲取营养;认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的价值。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之处及对现实的指导作用教学方法:本课采用体验式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模拟孔子问答,理解孔子的主张;结合现实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用谈话法了解老子思想,体会其智慧。教学过程:(课前)展示本课相关图片,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氛围。(导入)“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新课学习)一、孔子及其思想(一)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通过一组图片了解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孔庙、杏坛、牌坊、孔子塑像、周游列国图、讲学图等)如果我们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当读什么书?(二)孔子的思想教材对孔子的思想学说介绍了几个方面?情境体验:孔子问答(学生模拟孔子及其学生、国君对话)1.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模拟对话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