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答案解析
河南省实验中学一、现代文阅读1C解析:偷换概念,“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错,原文是“价值观进行了选择”“修正”应为“选择”,。2B解析:强加因果,前后两句话无因果关系,且“根本原因”文中无此信息。3D解析:无中生有,“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错,“直接后果”纯属主观臆测。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D解析:阙:空缺,缺额。5C解析:①表现的是何灌的正直,而不是“恪尽职守”;⑤说的是萧燧的节俭;⑥说的是萧燧关心百姓的仁爱之心。6A
1
崔矿山
f解析:“与其亲党”错。原文是“其亲党”,即秦桧的亲党,而非秦桧及其亲党。71(5分)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解析:关键词“杂糅”“浇浮”“治”各1分,大意2分。2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闻不问呢?”解析:关键词“异路”“安”“旧治”各1分,大意2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9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8题侧重考查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第表现手法,9题侧重考查对诗歌深层内涵的挖掘赏析。第首句因感秋而怀远,借景抒情,点出主题。接着写鸿雁随着天际的浮云飞尽,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但令她失望“无信”。下片写悲感流泪,泪弹不尽,临窗而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笺色之红因
2
f泪而淡直至褪尽,用夸张的修辞,极写痴情之深。(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3)望中犹记贤者能勿丧耳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佛狸祠下
解析:考查的是大纲规定的初高中要求背诵的64篇古诗文,但不是大家公认的名句,而是所谓非关键性的句子。这就提醒我们,古诗文复习要顾及全篇,全面背诵。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D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解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