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公示
技术发明奖
序号
一、项目名称
粘度时变灌浆材料创制与复杂岩土加固关键技术
二、提名意见
针对我国“西电东送”水电基地,“一带一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中经常遇到陡倾宽缝、架空松散、冻融冻劈等复杂岩土加固难题,研发了粘度时变性灌浆材料与复杂岩土加固关键技术,主要发明点有:(1)以高分子聚合物水泥化学动力学为基础,研制了适用于复杂地质环境的SJP型粘度时变灌浆材料;(2)以渗析凝聚和吸附胶结为理论依据,构建了沙土材料加固植被适应性生长动植物一体化小生态体系;(3)自主研制了浆液扩散测试装置,实现了地下注浆隐蔽工程的可视性和可控性。相关技术成果已申报专利103项,获发明专利授权2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0项;发表论文220篇(SCI收录65篇、EI收录58篇)。研究成果获2013年中国专利金奖、2013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年四川省专利特等奖、2016年中国电建科学技术一等奖、2015年水力发电科学技术二等奖。项目第一完成人获2016年第九届全国发明创业奖人物奖;该项技术于2015年被国家发改委遴选为《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实施指南》(全国仅29项);成果编入国土资源部《矿山帷幕注浆规范》(DZT02852015);编写技术指南《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和《水电水利工程边坡施工技术规范》DLT52552010;粘度时变材料注册国家商标2个(SJP、双聚),已规模化生产。自2007年以来,该研究成果已在水电工程(如坝高305m的锦屏一级水电站)、交通工程(如海拔4800m的拉林高速米拉山隧道)、市政工程(如深圳地铁)与房屋建筑工程(如成都望江名门)等120余项重大工程使用,并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技术成果已在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应用
f推广,累积新增产值21亿元,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46亿元。提名该项目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主要技术内容针对我国“西电东送”水电基地,“一带一路”山区高速公路、铁路以及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陡倾宽裂缝、架空松散、冻融冻劈等复杂地层加固难题,本项目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资助下,历经13年科学攻关,成功创制了粘度时变灌浆材料与复杂岩土加固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及推广应用,解决了岩土体灌浆速凝材料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这一国际难题。主要发明创造如下:1提出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