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1、GCJ2、GCJ3、GCJ4GCJ5、GCJ6、GCJ7、GCJ8观测内容水位降深、出水量、回水时间水位降深、出水量、回水时间
抽水设备采用电潜水泵,电源采用现场电源,出水量测量采用水表;水位观测采用电测仪观测。抽水主井和观测孔的水位使用电测仪量测,在量测前分别对各个观测井井口高程进行了校核,现场由一名指挥人员专门负责计时和发布观测指令,抽水主井和观测井的各次观测同一时间进行,基本消除时间差的误差。1、静水位观测:正式抽水前,观测静止水位,并作记录。
4
f南京江东软件城ITO园区E06地块桩基工程抽水试验施工方案
2、动水位、出水量观测对抽水井、观测井水位的观测在正式抽水试验开始后第1、5、10、15、30分钟各观测一次,以后每隔30分钟观测一次,直到水位稳定。3、恢复水位观测抽水试验结束或中途因故停泵,需进行恢复水位观测。观测时间间距为:1、5、10、15、30分钟各观测一次,以后每隔30分钟观测一次,直至完全恢复,观测精度要求同稳定水位的观测。4、稳定水位观测要求每半小时测定一次,四次所测数据相同或2小时内水位相差不超过2cm,即为稳定水位。稳定延续时间要求不少于8小时。5、抽水试验现场资料整理(1)现场整理①绘制水位降深(S)、流量(Q)与时间(t)的过程曲线此图应在抽水观测过程中绘制,以便及时发现抽水过程中的异常,及时处理。同是可根据Qt、St曲线变化趋势,合理判定稳定延续时间的起点和确定稳定延续时间。②绘制涌水量与水位降深关系曲线Qf(S)其目的在于了解含水层的水力特征、钻孔出水能力,推算钻孔的最大涌水量与单位涌水量,并检验抽水试验成果是否正确。③绘制单位涌水量与水位降深关系曲线qf(S)。④绘制水位恢复曲线。
5
f南京江东软件城ITO园区E06地块桩基工程抽水试验施工方案
(2)室内整理抽水试验结束后应将野外所得原始数据、草图进行详细检查与校对,然后进行室内系统整理,其内容有:①绘制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包括Qt、St过程曲线、Qf(S)、qf(S)关系曲线,抽水试验成果表、水质分析成果表、钻孔平面位置图、钻孔结构及地层柱状图等。②计算水文地质参数,包括影响半径(R)、渗透系数(K)。③抽水试验工作总结报告其内容主要包括试验目的与要求、试验方法及过程、试验所得的主要成果、试验中的异常现象及处理、质量评价及结论等。(四)工艺流程
6
f南京江东软件城ITO园区E06地块桩基工程抽水试验施工方案
施工准备井位施放调查管线分布清障
现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