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细菌的芽孢染色
姓名:俞华军班级班级:09生科三班学号学号:200900140157日期日期:20101029姓名组别:四同组者同组者:谢英健余振洋岳永胜张刚刚组别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细菌的芽孢染色法。2.了解并观察细菌芽孢的结构和形态。
二.实验原理
芽胞又称内生孢子,能否形成芽孢及芽孢的形状、芽孢在孢囊的位置、芽胞芽孢囊是否膨大等特征是鉴定细菌的依据之一。芽胞壁厚,透性低,不易着色,一般染色法只能使菌体着色而芽胞不着色(芽胞呈无色透明状),而一旦染上色后又难以脱色。胞染色法:芽胞染色法:根据芽胞特点设计,除了用着色力强的染料外,还需要加热,以促进芽胞着色。当染芽胞时,菌体也会着色,然后水洗,芽胞染上的颜色难以渗出,而菌体会脱色。然后用对比度强的染料对菌体复染,使菌体和芽胞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因而能更明显地衬托出芽胞,便于观察。
三.实验器材
、梭状芽孢杆菌(中部膨大)。1.菌种:枯草芽孢杆菌(芽孢位于菌体中央)菌种溶液和试剂:5孔雀绿水溶液、05番红水溶液、二甲苯、香柏油、蒸2.溶液和试剂馏水、95乙醇。器材:显微镜、接种环、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擦镜纸、吸水纸。3.器材
四.实验步骤
1.制片取一块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蒸馏水,用接种环无菌操作从枯草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斜面上挑数环菌置于载玻片液滴上,小液滴呈混浊状即可。并按常规方法干燥、固定(每隔几秒在酒精灯火焰上过一遍)。2.加热染色向载玻片滴加数滴5孔雀绿水溶液覆盖涂菌部位,用夹子夹住载玻片在微火上加热至染液冒蒸汽(此时开始计时)并维持5mi
,加热时注意补充染液,切勿让涂片干涸。3.脱色带玻片冷却后,用缓流自来水冲洗至流出水无色为止。4.复染用05的番红水溶液复染15mi
。5.水洗用缓流自来水冲洗至流出水无色为止。6.镜检带载玻片自然干燥后(可在酒精灯火焰上每隔几秒过一遍)油镜镜检,观察芽孢的形态并绘图。
f五.实验结果记录
10×100(油镜)枯草芽孢杆菌10×100(油镜)
10×100(油镜)梭状芽孢杆菌10×100(油镜)
f表一细菌形态记录表
项目菌种枯草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
芽孢形状
椭圆或柱状圆形或卵圆形
芽孢着生位置
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
位于菌体中央,极端或次极端
芽孢囊形状
圆形不膨大膨大
六.思考题
1.为什么芽孢染色法需要进行加热?能否用简单染色法观察到细菌芽孢?.为什么芽孢染色法需要进行加热?能否用简单染色法观察到细菌芽孢?答因为与正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