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完整归纳
《生活与哲学》分为三大部分:总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总论:1、2、3课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4、5课);认识论(6课);辩证法(7、8、9、10课)历史唯物主义:(11、12课)
第一部分:总论(1、2、3课)
1、哲学的产生(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与人们的生活的关系:(1)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2)哲学源于生活,又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3)其任务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进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方法论的含义: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论。(3)二者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4)哲学的概念(世界观角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4、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联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强调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系统化、理论化。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相互区别:(1)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相互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3依据:①是人们在生活和时间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③贯穿哲学发展过程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问题的回答。7、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大阵营,基本派别,二元论属于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基本观点:唯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