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英国创意产业及其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启示
柯亚沙常禹萌
英国自1998年正式推出创意产业(creativei
dustry)这一新概念以来,创意产业已超过其老牌金融业,跃升为一个有强劲上升趋势的新型经济增长点。创意产业在英国的不俗表现,不仅使其在国内备受关注,帮助这个资本主义老大哥实现了从“保守绅士”到“创意先锋”的成功转型;同时也在全球经济、政治、文化融合以及文化产业浪潮汹涌的大背景下,为许多力求发展文化产业的国家树立了一个成功探索的典范。了解英国的创意产业,也将会给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英国的创意产业
(一)概念形成的过程在产业化问题上,英国人决定不说文化,说创意。英国文化新闻体育部(下文简称文体部)发布的创意产业定义为:那些出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智慧和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生产可创造潜在的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它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品和古董交易市场、手工艺品、(工业)设计、时装设计、电影和录像、互动性娱乐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电脑软件及电脑游戏、广播电视共13类。这是目前在英国被广为接受并被事实证明较为合理的概念.那么,创意产业概念是如何在英国形成和确定的呢?英国的创意产业乃应时之举。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政策大会”已明确把人文文化发展纳入全球经济、政治和社会的一体化进程,并把推动文化发展当作各国政府面临新世纪所应当作出的承诺。到了上世纪末,对于出台适应新世纪文化发展的新政策的呼声愈发强烈。随着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环境日趋成熟,各国纷纷开始行动。此时以文化大国自居的英国已预见到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巨大潜力,率先将面向新时代的文化战略调整提上日程。
1
f1990年,政府委托英国文化委员会会同英国电影协会和手工艺委员会等单位开始起草英国文化发展战略。经过两年的调研、研讨和论证,在1992年形成了“国家文化艺术发展战略”讨论稿,并于第二年以《创造性的未来》为题正式公布。这是英国有史以来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颁布国家文化政策,而“创造性”作为两年的研究成果则成为了英国新文化政策的核心。1993年,“创造性”概念被引入文化政策文件。1997年,在新工党领袖布莱尔首相的直接推动下,英国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1998年联合国文化与发展委员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并发表了《世界文化发展报告》,敦促世界各国“设计和出台文化政策或更新已有的文化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