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守候、矗立、栩栩如生、五彩缤纷”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3、产生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产生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读引入1、谈话:这是古代世界版图(出示课件),当时有一条横贯中亚,联系欧亚两洲的交通大道,它对一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由此道西运,所以被欧洲学者称为丝绸之路。(齐读课题)悠悠岁月,两千多年过去了,叩问历史,丝绸之路有多少美丽的传说,动人的故事!请看(出示张骞出使西域的画面)为了打通这条路,张骞用尽了他毕生的精力,历经了千辛万苦;(出示班超投笔从戎的画面)而班超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放弃手中的笔,成为一名将军;(出示西天取经的画面)后来,玄奘经由丝绸之路,游历三十多个国家2、导读:《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呢?丝绸之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呢?课前你搜集了哪些故事准备和同学交流分享呢?写作方法上又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呢?二、自主学习,梳理文脉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
f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2、检查自学情况。(1)朗读以下词语:矗立美奂①重点读准“匕首”“凹凸不平”“身着戎装”这几个词。②借用词典理解“凹凸不平”“美轮美奂”的意思。(2)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用连接段意的方法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学生交流:作者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巨型石雕,接着遐想了两千多年前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的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物的场面。最后概括写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三、逐层深入,体会“伟大”1、自主学习。(1)过渡:丝绸之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2)默读课文,自读感悟,画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并与同桌交流阅读所得。2、师生交流。(1)这是一条“友谊之路”。①迎候之远边境守候;迎候之众浩浩荡荡。理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