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把代驾看成是一个事实服务合同,那么车主在喝酒后对司机的承诺是否有效?他和司机之间“酒后代驾”合同是否有效?而且车主在喝酒后和司机之间的服务费约定是否有效?这一系列的民事行为效力怎么样去处理?像这样酒后实施民事行为的案例在各个方面都有表现。
虽然以上案例看似很小,但是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是我国法律存在的不完善,那就是醉酒人实施的民事行为的效力如何?
大家都知道,在刑法上对于醉酒人的刑事责任,是不可以免除的,那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教育以后的人不要因此而犯罪。然而对于醉酒人的民事行为效力,我国法律至今还没有规定,但这些行为引起的纠纷在当今中国已经普遍存在。当这些案子起诉到法院的时候,法官也无从下手,无论怎么判案,似乎都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对此都没有规定。那么对于醉酒者实施的民事行为究竟是有效、无效、可撤消还是效力待定?急需要法律给一个明确而合理的回答,以规范此种民事行为。
二、现阶段有关醉酒人民事行为规定的介绍
(一)我国现阶段关于醉酒人的民事行为的规定在我国现阶段,民法理论中对于民事行为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
行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有效(当然是在同时满足民事行为生效的其他条件下,以下相同);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有两种情况:1、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民事行为有效;2、其余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效力待定,需要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追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当然无效。那么,醉酒者究竟是属于以上哪种民事行为能力人呢?显然醉酒者不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因为我国法律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要通过法院宣告,而法律规定的宣告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类型中没有包括醉酒者。那么《民法通则》就只能默认它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了。
但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生效还需要一定的条件(需要生效的条件后文将会提到)。那么在满足其他生效条件下,醉酒人实施的民事行为究竟是有效、无效、可撤销,还是效力待定呢?我国法律对此没有规定。如果承认其实施的民事行为有效的话,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醉酒人在当时的意识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都很弱。但如果醉酒人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