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四川省成都市五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48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
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
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
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
D.周桂钿先生说法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
3.“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
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一学说()
A.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
B.成为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
C.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D.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
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5.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
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7.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
f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理”与“气”的地位
B.是否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
C.唯物与唯心
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8.“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