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条件分析与对策探讨
摘要: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是河南省立足“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目前河南既面临一些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应立足于省情,从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大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等方面努力,积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结构的顺利转型,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关键词: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农民“新型农业现代化”是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支撑有力的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既有利于河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又有利于河南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河南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有利条件1、众多的政策利好2003年以来,中央扶持“三农”的政策持续加强,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给予农民的粮食直补等各类补贴不断增加。随着“三化协调”的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还将以更大的幅度增加农业投入。对河南来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中原经济区要建成全国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这为河南省走具有中原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再加上中部崛起战略向纵深推进,河南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环境。2、难得的市场机遇从国际上看,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持续增长以及异常天气、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供需平衡存在被打破的风险,全球农产品价格在长时期内将存在较大的上涨压力,这给农业大省的河南提供了难得的全球市场机遇。从国内来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的多种需求越来越高,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开始从“吃饱”到“吃好”、“吃得健康”转变,进而导致对农业的多种需求越来越高,从而推动农业产业不断升级。河南地处中原,绿色、生态农产品在全国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这将给河南新型农业现代化带来强有力的国内市场支撑。3、迅速发展的农业生产近几年,河南农业发展迅速。2011年河南农业增加值351206亿元,比2010年增长37;粮食连年增产,2011年河南省粮食总产达到1108亿斤,总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