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要途径,它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目标的实现,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特殊重要作用。例如,对于“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的结论,可以设计出以下3种教学方案:教学方案1教师演示实验: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观察实验现象。教学方案2学生实验: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观察实验现象。教学方案3学生探究实验:取几支量筒分别进行下面实验,事先预测结果,并与记录值进行比较。表1实验操作50mL水与50mL水混合50mL酒精与50mL酒精混合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对比3种教学方案可以看出,进行化学实验的探究化设计,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及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按照现代教育的理念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实验教学中要将“科学探究”摆在与“科学知识”并列的位置,让学生在实验中去经历、感受,领悟科学过程,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水平。1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教材把学生动手实验活动融入到学习内容之中,取消了单独编排学生实验的做法,淡化了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的界限。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和谐、宽松、民主的环境中,自主、合作、创造性地学习和实验,让学生尽可能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玩够、想够、说够,不要强迫学生去说老师钦定的话,或者重复课本上写出的话,充分体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实验课和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型实验课中,师生行为大有不同,见表2。表2两种类型实验课中师生行为的对比探究型实验课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实验欲望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学生间可以讨论、交流由学生评价、小结,并要求学生查找该实验的后继补充资料水与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变化体积变化情况预测结果测量结果
传统实验课实验前实验时实验后检查预习情况,再次演示一遍实验,反复强调实验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注意自己的操作,强调纪律,不许交谈、走动教师作讲评,布置有关该实验的习题
上述两种形式的实验课中师生行为方式的转化的有赖于教师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的转变。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去合作、讨论与交流。正如教育家陈鹤琴所说:“凡是儿童能够自己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能够自己想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想。”
用心爱心专心2
f13、关注过程化学实验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所谓的“正确”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