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转化补“短板”整顿转化补“短板”创先争优强党建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汤阴县以整顿农村后进党支部为抓手,特别是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积极构建“五个一”长效机制,强组织、找方法、抓队伍、强机制,使农村后进党支部得到有效整顿和转化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组建一套强有力的领导机构。组建一套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县直局委包后进村、党员干部驻村帮扶的三级整顿体系,并抽调10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科级干部组成办公室,专门负责后进村党支部整顿工作,建立了后进支部整治整顿工作的长效机制。聚集一批出谋划策的人。聚集一批出谋划策的人。采取个人自愿、基层推荐、县乡审定的办法,从退居二线的老干部、年龄偏大的在职干部中精选一批善于出谋划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老同志组成“下访团”,着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全县已建立了10个老干部“下访团”“团员”达96人。,探索一套及时管用的排查整顿方案。由县委组织部牵探索一套及时管用的排查整顿方案头,每季度组织纪检、信访、农经等部门共同研究后进村问题,并将研究结果反馈给乡镇,各乡镇党委通过每月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例会,对存在不稳定因素的村重点调研,掌握第
1
f一手资料,对排查出的滑坡支部和后进支部下达整顿通知书,通过思想教育、组织调整、帮穷扶志等方法进行整顿,限期解决。培育一支精良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培育一支精良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针对后进村后继确认的现象,实施了“11”递进培养工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同时,积极把非公有制企业、返乡党员、大学生村干部中的优秀人才列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对急需调整的后进村,大胆启用后备干部并将其充实到村级班子。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后进党支部排查整顿工作实行“黄牌警告制”,明确乡镇党委书记是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负责人,以县委对乡镇派“督察员”,乡镇对村派“联络员”的方式,对发现的后进村及时警示,形成了上下信息联动、齐抓共管的三级预警网络。目前,全县42个后进村党支部全部实现了转化提升,全县86的农村支部书记达到“双强”标准,70的农村党员达到“双强”标准。
2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