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物质的溶解度
一、教学设计思想上节课介绍了物质的溶解性,已经了解了不同的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溶解情况不相同。这节课溶解度是继物质溶解性后,怎样精确地衡量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通过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的比较,让学生区分易溶、可溶、微溶、难溶。通过比较表格列数据和曲线查数据的不同,会画出相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曲线图。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溶解度含义。(2)学会区分物质的易溶、可溶、微溶、难溶。(3)知道溶解度曲线,并会根据曲线查找相应的溶解度。2过程与方法(1)在掌握物质溶解性的基础上,理解溶解度的含义,并能区分物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体验比较的方法。(2)在结合数学曲线思想下,学会画溶解度曲线,培养自学、阅读、查找有关数据的能力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物质定性、定量的问题。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溶解度概念;画溶解度曲线图。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溶解度五要素。四、教学用品媒体:投影五、教学流程
f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习主题的进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什么是物质的溶解性?和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大小(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和溶质溶剂的性质、温度有关。比较溶质大小,要确定相同的溶剂,相同的温度,相同的溶剂质量。学生补充:溶解时要达到最多量。学生讨论学生归纳: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水)、达到饱和时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完成。学生回答:不正确。学生讨论回答。(举例说明)
巩固“控制变量法”,从溶解性引出溶解度的概念
溶解度概念
讲述各种物质的溶解能力一般不相同,并且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提问那么,如何来比较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区分物质溶解性大小──溶解度。刚才同学们都回忆了通解性的影响因素,知道要比较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首先要控制一些变量。提问溶解度概念应从几方面考虑?讲述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板书一、物质的溶解度1.溶解度概念:2.溶解度的5要素1)一定温度2)100克溶剂(水)3)达到饱和时4)单位:克100克水5)符号:S练习:见投影讲述可见在相同温度时,各物质的溶解度是不同的。阅读书p77最后一自然段板书3物质在20℃时溶解度分类溶解度在10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