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符合报网媒体的共同利益。2融合的可行性。使资源耗散型的竞争转化为2融合的可行性。融合的可行性报网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明显,互补共赢型的竞合成为可能。事实上,网媒彰显巨大优势时也暴露出不足和局限,报媒受到冲击却具有网媒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网媒有发布和更新快、互动性强的优势,但正因为内容的即时更新使网媒不像报媒可以以固定形态长期保存,给受众虚无缥缈之感,且人人可发布信息、参与评论的结果,往往使信息泥沙俱下、真伪难辨,网媒公信力和权威性因此打折;网媒信息容量大,可让受众全面获知新闻的来龙去脉,但也可能让受众被困于信息海洋;网媒的开放性和隐匿性使人人都可尽享网络民主和传播自由,但同时也出现了非理性的践踏真正民意和民主的网络暴力。报媒和网媒各自的优势与局限一定程度上造成的自我抵消,以及对媒体优势与局限理解的理性迷失,使互补格局中的融合具有了可行性。②本文通过对重庆晨报、重庆商报、腾讯大渝网、华龙网等重庆主要报媒和网媒300个从业人员的问卷抽样调查表明:就“报网融合”而言,6677的人认为是大势所趋,2348的人认为值得探讨;就“报网融合的内在动力”而言,7431的人认为“两种媒体各有优劣、互补性强,融合可以彼此受益”、“网络媒体是趋势,报纸媒体受威胁,融合能带来双赢”。
二、现实瓶颈:尴尬之下的多重困惑现实瓶颈:
f报网融合既成共识,实施起来为何困难重重?透析种种现状,可以发现制约报网融合的三种“病症”。1报纸恐网症。对报纸媒体的1报纸恐网症。报纸恐网症报媒对网媒的恐惧源于对网络媒体的不理解,不自信。腾讯大渝网是腾讯网和重庆商报合作的产物,上线仅10个月,就在2007年2月举办的首届中国报网互动高峰论坛上获“2006最具创新力报纸网站”称号,成为“2006报网互动十大经典案例”。但令人尴尬的是,就在获奖前半个月,大渝网“2007年重庆两会”专题报道的合作伙伴不是重庆商报,而是新华网重庆频道。据调查,当时大渝网提出了“与重庆商报互动出击,做好重庆两会报道”的策划案,内容包括:报网组成联合报道组联袂报道,并同时打出栏条和两家媒体LOGO以彰显整体优势;重庆商报提供两个“两会”采访证给大渝网,以便网站派人到人大和政协会场做现场报道;经大渝网老总审核后的部分稿件,在经重庆商报值班老总审定后提前在大渝网发布。方案得到重庆商报社长支持,却在负责报纸的老总那里搁浅。理由是:采访证有限,拿出两个会削弱报纸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